狗狗为什么要段血线?
关于断尾这个问题,在知乎里其实已经讨论得很详细了。我这里就讲讲为什么需要断掌: 首先我们要知道两个名词:“掌”和“指骨”。手掌就是指犬的爪垫部分,而指骨是前肢手指的骨骼结构,我们通常看到的小狗的粉红色肉块就是他们的掌部。由于狗属于杂食性动物,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地上活动,所以掌部的皮肤非常薄且容易受伤。因此为了减少狗狗受伤的概率、方便主人打理卫生,我们就不得不切断它们的掌部。 但很多宠物主人都认为自己的爱犬不应该受到这种痛苦,尤其是一些外国的纯种名犬。的确,在很久以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掌部的皮肤对于狗狗的重要性。
18世纪时,美国的一些农场主将小狗培育成工作犬,以便可以更好地驱赶家禽或捕捉野兔等小动物。但在训练过程中他们发现,如果小狗不进行断尾(当时断的是尾部3/4的位置),它们就会因为疼痛而不愿听从主人的命令;而如果不断尾的话,它们的尾巴会阻碍动作的进行。于是当时的农场主们发明了一种叫做“巴杀”的方法来为小狗断尾——他们把狗尾巴绑起来,再往里面灌入铅液使其坏死。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也很残酷,以至于现在很多纯种的赛级犬都很排斥这个方法。 所以现在的断尾方法主要是由日本犬改良而来。现在最常见的断尾方法是:将小狗的尾巴根部用细绳缠住固定,然后在尾巴上扎一针使血液流通不畅,待血液凝固后再解开细绳;或者直接将伤口缝起来,等到伤口自然愈合后再将针拔掉。
至于是否要断尾,则要根据不同的狗的品种来决定。比如英国斗牛犬就不需要进行断尾操作;而边境牧羊犬则需要从2周龄开始断尾,直到6~7周龄为止。一般情况下,断尾的操作时间是在出生后一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