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驱虫后拉血正常吗?
题主好,先来说结论: 狗狗体内外驱虫后出现拉稀、便血的情况是异常现象!! 1.先说体外驱虫,目前市面上的体外驱虫剂主要分为滴剂和喷剂两种,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为滴剂。而市面上常见的体外驱除剂多为成分包括甲氧苄啶(一种抗生素)的复方制剂。 此类口服类体外用药,对于蜱虫等节肢动物有效,但对于螨虫和蚤类等蠕虫则效果有限或几乎没有作用[5]。
如果体外寄生虫数量很多且已经感染寄生虫病症时,使用一次体外驱虫药剂并不能达到完全驱杀的效果,因此,建议间隔一周再次进行驱虫; 如果驱虫药物未完全被吸收或者未被全部杀死,可能会导致部分宠物出现腹泻情况。另外,因为口服驱虫药会损害宠物的肠道组织,所以不建议给幼龄犬猫服用含有甲氧苄啶成分的驱虫药[4],同时应避免用于孕犬。
2.再说体内驱虫,体内驱虫药的种类较多,常见有磺胺二甲基嘧啶、噻苯哒唑、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等。 这些药物通过口服给药后会经过消化道的吸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作用于昆虫的神经传导物质,从而影响其神经冲动传递的过程,使得昆虫无法产生兴奋冲动进而死亡[6][7]。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药物作用过程中,由于某些病原微生物具有耐药性存在的可能,以及个体差异的存在,可能会使部分体内驱虫药物出现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呕吐、腹泻[8]等等。
无论是何种驱虫药,都会对宠物的消化系统造成一定的不良刺激作用,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不适症状。尤其是初次服用体内的驱虫药品种时,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但一般情况下,随着服药次数的增加,这种不良反应会有所缓解直至消失9-10]。 所以,综上来看,不管是内驱还是外驱,都可能导致狗狗出现拉稀甚至便血等情况的发生~ 最后提个醒哦,一般我们给狗子做驱虫,主要考虑的是预防寄生虫病,而不是治疗已感染的寄生虫疾病。而且大部分药物都需要根据体重来选择合适的剂量,切不可盲目给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