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熊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比熊犬是法国品种,是一种小巧玲珑的白绒球,适合当宠物。它由马耳他传到欧洲,然后在意大利和法国培养。18世纪法国贵族经常在大海里捕猎。他们喜欢一只小狗狗,但不喜欢像水手那样穿着粗糙的鞋子或像猎人那样拿着长矛和猎狗。他们希望有一只活泼可爱、漂亮、聪明而且从不咬人的小狗。当时在贵族中很受欢迎的一种小狗叫做博美犬(Pomeranian),但它不是现在我们所称的博美犬。它是狐狸狗,也就是后来的西施犬。它的体型比现在的博美更大一些。 后来,人们发现一种长相类似但是身高要低得多的小狗非常讨人欢喜,很快就在贵族阶层流行起来,它就是比熊犬。
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关于比熊犬的第一个记录来自一个巴黎动物园园长,他在1793年写的《动物学》一书中,第一次描述了这种新小狗。书中还附有可爱的插图,其中一张是幼崽带着它那对可爱的耳朵和小爪子。另外,在里昂的一个博物馆里也收藏着一块16世纪的挂毯,上面有4只比熊犬的图片,不过没有身体上的特写。 到了20世纪初,比熊犬来到了美国。1915年,旧金山举办了一个大型展览,展出各种宠物,包括“来自中国的熊猫”以及“来自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獒犬”,当然还有“来自法国的比熊犬”。 到了20世纪中期,比熊犬作为伴侣动物的地位已经完全确定了。今天,它们仍然是法国最受欢迎的犬只之一。不过,近年来,由于其他更小,更活泼的玩赏犬种的兴起,它们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 虽然起源于法国,但比熊犬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却常常被误认为瑞士犬,这可能是因为19世纪欧洲很多国家的皇室都拥有自己的比熊犬,而他们的宫廷摄影师也经常给皇帝和皇后们拍照。比如,在19世纪,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就有两只叫杜德拉斯(Doodles)和弗里茨(Fritz)的比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