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皮肤病分什么?
猫咪的真菌、细菌、寄生虫感染和过敏都会导致皮肤出现病变,形成皮肤病。 不同病因引起的皮肤病症状可能相似,但是严重程度会有所差异。例如,同样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瘙痒感,蛔目异尖线虫(俗称肠虫)感染的痒感为轻度到中度不适,而绦目绦虫感染引起的瘙痒可剧烈难忍。 而由细菌感染导致的脓疱疹和由真菌感染导致的毛囊炎则都表现为较为严重的局部炎症反应,常伴有皮损分泌物增多以及异味。
由于哺乳动物的汗腺并不发达,并且没有像狗一样的毛发修饰作用,因此不能像人一样通过汗液来调节体温。所以猫咪的皮肤敏感性很高,轻微的外界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强烈的过敏反应,常见的有湿疹、荨麻疹等。这些疾病通常都是急性发病,皮肤会出现大量渗出,严重的甚至会发生脱毛、掉屑。
虽然有些皮肤问题,尤其是细菌性和寄生虫性需要及时用药治疗才能控制病情;但是对于一些过敏性问题,通常是去除病因后,配合营养皮肤的药物治疗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应该先找出原因再对症处理。 当然,对于不爱洗澡又喜欢啃咬自己毛发的猫咪,预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定期清洗可以预防很多皮肤问题的发生哦!
细菌性皮肤病
该病多与其他疾病因素混合发生,临床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感染细菌。通常发生在幼龄猫身上,主要症状为伴有脓疱和脱毛的皮疹以及严重的脂溢,多发生于头部和胸部。治疗可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洗液彻底清洗患部,再全身应用抗菌素,同时配以口服的抗皮脂溢的药物。
真菌性皮肤病
由皮肤真菌所致,为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菌为犬小孢子菌。该病传染性强,感染猫的毛干和毛根部会有真菌寄生。患病初期,病猫的头皮有圆形脱毛斑,病猫出现痒感并伴有皮脂溢出,脱毛斑逐渐扩大融合,形成苔藓化。治疗可用抗菌素肥皂配合抗真菌药物的制剂涂抹,严重者可进行全身治疗。
寄生虫性皮肤病
主要致病生物有螨类、蚤类、蚊虫等,常引起猫的疥癣病。主要症状为皮肤上出现丘疹、脓疱、红斑、脱毛和严重的瘙痒,病程长、难以根治。治疗可用碘硫合剂、杀虫剂进行局部或全身治疗。
过敏性皮肤病
该病分为吸入、食物和接触三种类型,其中以食物过敏最普遍。其主要症状为剧烈的皮肤瘙痒、大量的皮脂溢出和继发感染。治疗时,对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皮肤病要采取配药,对某些食物过敏的病猫要改喂低过敏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