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病毒感染用什么药?
猫疱疹病毒(Feline herpesvirus, FHV)是引起猫病毒性结膜炎的病毒之一。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临床症状主要为流涎、咳嗽、眼分泌物增多等。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 FCV)可引起猫杯状病毒肠炎。该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猫科动物,也可感染人,但一般不会致病。其传播途径与疱疹病毒类似。
FCV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病毒引起的疾病混淆,导致诊断困难。在确定本病的诊断时应严密观察,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目前,治疗猫杯状病毒的主要药物有:
1.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此类药物可用于调节由于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问题;
2. 肠道菌群调节剂:对出现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的治疗有帮助;
3. 广谱抗生素:对于出现细菌性感染症状时(如脓鼻涕、脓尿等),可适当选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药物对杯状病毒引起的胃肠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一般需服药3~5天,且应严格遵照医嘱给服用。另外,应注意给猫咪补充足够的水分,这样可以减少体液丢失,减轻胃肠炎症的表现。
猫白血病病毒(Feline leukemia virus, FeLV)属逆转录病毒,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传播,亦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FeLV主要侵害白细胞,导致免疫缺陷,增加猫咪对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牙龈和黏膜发炎以及发热等等。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给予支持及对症治疗。针对继发性细菌感染的病原体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对于感染早期的幼龄猫咪可考虑采取注射疫苗的方式预防发病。由于此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做好环境消毒很重要,尤其是蚊虫较多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