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身上什么病会传染?
一、狗传染病
1. 狂犬病 (Rabbit fever),简称狂犬(RAB)。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犬的唾液排出体外形成含病毒的气溶胶颗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感染;也可由犬咬伤或抓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异性病症,如恐水、怕光、兴奋、抽搐等,病死率几乎达100%。人类患狂犬病后死亡率高达99%。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免疫预防程序和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2. 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 hepatitis),简称肝病毒性肝炎(LI V)。又称猫肝炎。是由黄病毒科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以肝脏损伤为主。临床上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病毒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饵料,饲料等途径进入体内导致传染。目前尚无特异性疫苗和有效药物,主要以控制传染病为原则防治该病。
3. 弓形虫病(Toxocariasis),又称为眼蝇蛆病(Ophthalmoptosis)。是由寄生虫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在细胞内的原虫病。临床表现从较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到较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死亡,其严重程度与虫体数量有关,但个体差异较大。传染源包括动物及动物排泄物,土壤,自来水以及其他污染物。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先天畸形或流产。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并加强检疫防止疫情蔓延。
二、狗寄生虫病
1.蛔目异尖科 ①异尖线虫(Isopectyl nematode) 又称为海兽胃线虫(Marine worm)。属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异尖目异尖科。幼虫呈圆柱状,前端有4对须状突起,后端有一串珠样结构。成虫生活于消化道中,以消化道壁消化液为主要食物来源。幼虫期可在消化道内移动,当移行至口腔时,若虫能以须状突起附着于咽部粘膜上,并以摄取的食物为营养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维持生存。当侵入消化道壁的幼虫获得营养后发育成成虫,雌雄异型,以口腔上皮,腺体分泌物和消化酶作营养物质,在体内繁殖,形成较大的卵囊。异食癖的狗容易感染此虫。
②犬蛔目异尖科 ③蠕目异尖科
2.绦目异尖科 ①绦目异尖科 (Hymenolepidae) 属寄生虫中的绦纲异尖目异尖科。成虫呈带状,白色或灰白色,体表有横纹,尾部有横褶,头颈部有6个感觉器,可感知光的刺激。幼虫期幼虫在消化道内移动,当移行至回盲部时,发育为成虫。成虫主要寄生在胆道系统里,以胆汁中的脂肪类物质为食品。由于胆汁中的水分被细菌分解成氢离子和高分子化合物,使肠腔呈酸性环境,有利于蛔目的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一旦胆道阻塞,蛔目的有害菌就会大量繁殖,引发急性炎症反应,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体重下降乃至衰竭,严重时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危及生命。
②绦目异尖科 大齿异尖线虫(Macrocochlio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