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在什么动物身上?
肺吸虫病,又称为卡氏肺孢子虫病,是寄生虫中的真菌类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寄生在消化道中,由于进食不洁食物,导致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后,引起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若肠道的寄生虫数量多且活跃,则可侵入血循环,引发全身的中毒症状。而吸入型肺吸虫病主要是由肺吸虫的幼虫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导致的肺部感染,这些虫体喜欢在肺部的支气管里面爬行,并钻入肺泡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由于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而呼吸系统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当病原菌侵入时,会出现咳嗽反射、咽喉部吞咽动作等保护性反应,将之排除体外。但若是反复感染或感染的病原体毒性过大,则有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后果。 肺吸虫病的主要表现有乏力、消瘦、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和便秘交替出现,咳嗽,咳痰,痰液中可能带有一点血丝甚至大量出血,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引起猝死等情况。
目前对于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细菌学和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而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该病防治的关键。 为了预防该病的发生,应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餐具定期煮沸消毒;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药物预防,可使用阿苯达唑进行预防性服药,对于已患该病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防止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