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起了白斑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鱼的皮肤上的白色斑点是什么东西。 根据我的观察和查阅资料,得出如下结论: 鱼体表面的这些小白点其实是寄生虫的幼虫,叫做异尖线虫(也叫海兽胃线虫)。异尖线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异尖目下,与我们比较熟悉的蛔目的蛔目是近亲。[1-3] 由于异尖线虫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因此又被称为海兽胃线虫。当它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后,便通过消化道钻到表皮里并在此繁殖。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这种虫子是怎么来的,是鱼类自己钻进去的还是外部带入的。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从外界带进来的,因为据我观察,鱼体表的这些异尖线虫幼虫看起来比较活跃,而内脏里的幼虫则显得较为安静,估计是刚吃进的饵料里面的异尖线虫刚刚孵化出来,尚未游走所致;另外,我也看到有人观察到鱼体表面附着着异尖线虫幼虫的情况,但并未发现其体内有较大的成虫[4]。
我们常用的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对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效果是最显著的,因此对异尖线虫感染也应该有效。但是,在使用该药前,最好先进行皮试,以确保药物安全。
鱼身上的白斑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1、白斑病:这是由于真菌感染而引起的,发病后鱼体表会有一块块白斑,并且鱼的食欲会减退,游动异常。
解决方法:将患病的鱼隔离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鱼体10-15分钟,然后将鱼放在30度的水温中泡20-30分钟。
2、缺钙:当水体中钙元素缺乏时,就会在鱼体的表面形成白斑,而且这些白斑会逐渐的增大,最后鱼体全身变成白色,该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鱼的生长速度,病鱼的生长会变得迟缓。
解决方法:在饲养时必须保证营养的均衡,在饲料中适当增加含钙的食物,当发现鱼有缺钙现象时,必须在饲料中增加含维生素C的食物。
3、竖鳞病:患病鱼的鳞片会竖立,类似于松果状,在鳞片的基部有一个充满渗出液的空腔,并且在鳞片的末端有一个小白点,看起来就像是鱼身长了一层厚厚的鳞铠。
解决方法:将鱼放在30度左右的温水中泡10-15分钟,然后往水中投放五氯酚钠,让五氯酚钠的浓度达到2ppm,再将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控制在0.1-0.15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