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打针打哪?
家兔常见疾病有毛球病、寄生虫病(蛔目,异齿目)、真菌感染(皮癣)、肠炎和传染病(兔瘟 、病毒性肠炎、大肠杆菌等)。这些病都需要注射治疗或服用药物。由于动物对药物的反应与人类不同,用药的剂量和用药的次数要根据兔的体重来决定,而幼兔(3个月以下)、老兔(5岁以上)、孕期及哺乳期的兔与成年兔的用药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为兔治病必须到兽医院由专业人员操作。
有些药物,特别是消毒剂和麻醉药等,不能给兔皮下注射,因为皮下组织的厚度不够,药物很难到达需要的作用部位;有些药物也不能口服,如广谱抗生素等。给兔用药时,要仔细观察药物的性质,根据药物特性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有些药物的浓度、剂量、用法、时间、禁忌等情况还有详细的讲究。比如青霉素,如果用于细菌感染的肠炎等疾病,需要肌肉注射。但因其属窄谱抗生素,目前临床用得越来越少。又比如磺胺类药物(SAs)属于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有疗效,按常规给药即可,但要防止出现中毒反应。而呋喃唑酮(痢特灵)则主要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部疼痛、腹泻,口服即可。
另外,一些外用的药品使用时也要精心。例如外用抗生素软膏,在使用前需将患部洗净,并适当按摩以利药物吸收。使用前应除去手指上佩戴的戒指或其他物品,以防止药物经破损的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注射方法,适用不宜静脉注射而又需要较快速度发生药效且一次治疗量较大时使用。例如,青霉素过敏反应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皮下注射首选部位是颈部,可避免宠物自身抓挠,注射后也不易发生药液外漏。皮下注射的进针部位应在被毛稀疏,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远离血管的部位。家兔等小动物不宜做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注射方法,适用于不宜静脉注射,又需要快速发生药效且一次治疗量不大时使用。肌肉组织血管丰富,淋巴发达,有利于药物迅速吸收而发挥药效。例如,青霉素不宜静脉注射,又需要快速发挥作用时就采用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发达、血管少且易固定的去毛部位,例如家畜的股内侧、髋部、胸侧、颈部和尾根等处;家禽的翅下,胸肌和股外侧肌肉丰富,可以进行注射;而家兔后肢、尾根不能注射,可选择颈部肌肉和股内侧。注射时应尽量垂直刺入,如确实无法垂直刺入,也不能斜度太大,以防止注入的药液溢出造成药液的浪费。
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血管内给药的方法,适用于药液不适宜肌内注射、但又需要快速发挥药效;或同时需要做多种药物治疗,例如中毒、休克、严重贫血、脱水、长时间的昏迷、虚弱的患病动物等。静脉注射一般选用在身体下部容易固定且较粗大的外周静脉血管,例如,给牛注射常用乳房静脉和颈静脉;猪和马常用颈静脉注射;犬、猫和禽类常用前肢小静脉或颈静脉;兔子通常用耳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