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会携带什么传染病?
养兔30多年,接触兔病无数,兔病的防治研究也做了不少。但就寄生虫方面来说,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多数为体外感染试验,对体内寄生情况的了解并不深入。2018年6月开始,在农业农村部屠宰检疫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全国陆生野生动物寄生虫调查”项目,对来源于全国的近5000份样本进行了寄生虫检测分析,希望能为此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本次调查的样本包括:啮齿类(1380份)、鸟类(829份)、爬行类(498份)、鱼类(356份)和野生动物器官(700余份)。其中,内脏器官组织的样本主要用于检查致病性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毛样标本的主要采用纯培养的方法分离寄生虫,少量采用组织切片方法鉴定寄生虫类型。
经检测,发现多种寄生虫的虫体或卵囊阳性率较高,个别甚至高达70%以上。以蛔目异尖科为例,不同来源的兽用样本平均阳性率分别为:动物内脏4.4%、皮肤69.4%、毛发8.6%,而人用样品的平均阳性率则达到44%。另外,还有部分样本同时混有绦虫和线虫的虫体或卵囊存在,尤其是动物肠道中的内容物,几乎全部含有各种寄生虫的卵囊、幼虫等。
从检出的虫体物种来看,属于寄生虫原虫阶段的异尖线虫和蛔目的蛔目异尖科、寄生虫幼虫阶段的蛔目的蛔目异尖科、线虫目的蛔目异尖科等,均可随动物性食物链传播给人,而且有的可以致病。为了人类健康考虑,不食用未熟肉类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