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偶猫毛色会变么?
当然会呀,不过变化不会特别大~ 我们知道猫咪的毛色取决于两种染色体的表达,一种是控制毛发中色素沉积的基因(决定猫咪肤色);另一种是不含颜色的无色素蛋白基因(决定猫咪毛色的深浅)。
一般来说,控制毛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属于隐性遗传。比如猫咪是蓝色眼睛,一般情况下是爸爸有一个蓝眼基因,妈妈有一个白基因,两者结合以后,宝宝就是蓝色眼睛。 如果爸爸是深棕色眼睛,那么妈妈就至少要有两个深棕眼的等位基因(基因型为BB或Bb),这样宝宝的眼睛才会是深棕色。反之,若妈妈是一个浅棕色眼睛和一个黑眼睛,而爸爸眼睛颜色不深不浅(基因型的组合有1/6概率),那么宝宝有可能是淡黄色、巧克力色或是茶色等。 可见,猫咪的毛色是受到两只猫咪所含的基因决定的。其中,一种基因为显性,另一种基因则为隐性。所以即使是一窝小猫,它们的毛色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比如下面这只小布偶,是显性白基因跟隐性褐基因结合的结果,所以它的身上既有妈妈的白色绒毛,也有爸爸的褐色毛。
再比如双色布偶,它是由于同时具有两个蓝眼基因而形成的,所以是蓝眼睛和双色被毛。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双色”,是指被毛部分的颜色是爸爸的颜色,而毛发尖部的颜色则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一般来讲,公猫咪的毛色比母猫咪会更深一点,这是因为公猫咪体内有两个染色体组,所以每个细胞内有两个拷贝的显性基因。而母猫咪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每个细胞中只有一个拷贝的显性基因。当这个拷贝发生突变时,显示出来的表型也就不同了。(注:关于雄雌性激素对猫咪毛色影响可以查阅之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