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鸫鸟聪明吗?

丘歆彩丘歆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乌鸫(读音 dōng),体形大小和麻雀差不多,但整体颜色更为深暗,腹部白色,鸟喙(嘴部)边缘有一圈黑色的环纹。 乌鸫属杂食性鸟类,既吃昆虫,也吃种子、水果等植物性食物;既可以在地上走,也可以飞起来“掠食”。所以,只要做好清洁工作,不喂有毒的食物,乌鸫是可以养得很有趣的。 我养的乌鸫,是我小时候在大自然中捕捉到的,刚抓到的时候浑身黑乎乎的,只有胸脯上沾着几根白毛,所以最初我一直以为它身上是纯黑的。因为好奇它飞行的能力如何,曾经把乌鸫放到手中,然后手一松开,看它能飞到多远—这个试验进行了很多次,每次都是手一松,乌鸫就飞走了,最远的一次能飞过两栋楼之间的狭窄通道!(补充说明:我是住在农村里的,家里周围多是低矮的房屋,房子与房屋之间也有很窄的过道) 随着长大后饲养的鸟越来越多,我对乌鸫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我发现乌鸫的鸣叫是很有特色的,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乌鸫,鸣音略有区别,而且它们还会学人说话呢!我的家乡有“养儿能言并不怪”的俗语,意思就是小孩子能学着大人讲话时,说明孩子长大了,很讨人喜欢;若小孩不会学话,那就是个傻子,不受欢迎了。这里所说的“能言”,其实指的就是乌鸫会模仿人说话。

我记得小时候家门口有一棵高大的香樟,夏天的时候,经常坐在树下听鸟鸣,闻花香,那感觉好不惬意。香樟树浓密茂盛,给树下带来一片阴凉,不过阳光还是有星星点点的漏下来,照在书面上。 那个时候,我刚读初一吧,喜欢的文学大师是冰心奶奶和鲁迅先生,最喜欢冰心的《繁星·春水》,每天晨读的时候,背诵里面的佳句美文。

有一天早晨,我如平常一样,背诵“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在你的怀里;你干吗说我在管教你?”背到这儿,我觉得自己发音准确,朗读流利,便停止了诵读。可刚刚停嘴,耳边突然响起一个浑厚的声音:“繁星闪烁着——深远的梦?” 我惊住了,这熟悉的声音,分明就是我爹啊!可是,我爹那时正穿着一件短衫在厨房里做饭呢! 我转过头去,看见一个黑乎乎的小东西蹲在树杈上,正冲着我笑呢。那不是乌鸫是谁!它那圆溜溜的眼睛,小嘴巴边一圈黑色花纹的鸟喙,还有头上那一撮像戴了帽子似的毛发,都让我立马认出了这就是当初我用手抓的乌鸫!

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了。每次回老家,都会摘几束野花,捉几只蜻蜓,带回北京给我女儿。而我家那只乌鸫,早已不知迁往何处了。每当念及此,我心里总是涌起一股暖意。

欧阳鸿锦欧阳鸿锦优质答主

乌鸫鸟是很聪明的。乌鸫鸟善于捕食,在它的一生中可以吃掉大量的田间害虫。它的食性很杂,春、夏两季以吃昆虫为主,入秋以后也吃树种和野果。它吃东西时,还很讲卫生,遇到不干净的或者泥浆裹得很厚的虫子,它就先在硬物上反复地檫搓掉泥浆,擦干净了才吃。

乌鸫鸟不仅善捕害虫,而且有反抗老鼠等敌害的习性,遇到敌害侵害时,就会聚成群体与敌害反复周旋,互相呼应,驱走敌害。有人试过,一只乌鸫在窝里产2至3个蛋以后,把离它家10米处的猫提过来放在它家的前面,乌鸫就围着猫发出责问的声音。有人曾亲眼看见一只乌鸫,上下腾跃地追打着黄鼠狼。乌鸫鸟这种敢于同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斗争的习性,是其它小鸟很少具有的;乌鸫鸟有贮存食物的本能,这在小鸟中也是很少有的。它不仅爱拣一些毛栗和草籽存在墙洞里,而且还有贮存米汤的习惯。人们有时会发现一些土坑内积存着乌亮乌亮的黑水,在上面还结着一层紫色的薄膜。农谚“乌鸫存粮,大雪封场”,说的就是乌鸫鸟贮存食物的习性。

乌鸫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吉祥鸟。在我国民间有鸊鸪叫声哀婉,啼鸣催人伤感的说法。宋代婉约派著名词人李清照,就曾有“惊起一滩鸥鹭”、“高树鶗鴂,鹧鸪鸣处”、“生怕人来问,和泪 Press1:鹧鸪(乌鸫)”、“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等词句。“打怕鸪鸪”(或“打怕笃笃”“打怕钩姑”)为舟山方言,也是舟山渔民的口头禅。如人们在一起闲聊,突然有事要离开了,就会说一声“打怕鸪鸪,你们慢慢聊”。“打怕鸪鸪”的真正含义不是说“快点把鸪鸪鸟儿打怕了”(因为在我们舟山,不光农村,就是在城市也时常见到鸪鸪鸟儿在屋前房后嬉戏、觅食,但从来也没有人对鸪鸪鸟儿抱有敌意,更不说打它了),而是说“马上就来”。这和人们熟悉的“歇斯底里”一样,来自英文“hysteria”,其原意是“子宫”,用生理器官名称来表达“情绪紧张到极点,失去自持能力”的心境,而并非直指子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