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为什么要换毛?
要了解鸟为什么换羽毛,首先必须知道羽翼在飞鸟生活中的作用及形态。 鸟类飞行时,主要是靠翅膀上的羽毛产生升力,使身体能够悬浮于空中。 羽毛可以分为正羽、绒羽和尾羽3种类型。 正羽主要用于飞翔,由羽轴、羽柄和羽片组成,其中羽轴又分为羽干和羽支(又称羽弦); 绒羽是用来保暖的,位于身体表面(除正羽),柔软而细密; 尾羽是长在尾部最后端的羽毛,可以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并用于导航。 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鸟类换羽现象,多数是由于季节变换引起的正常换羽过程。这时候的羽毛一般新旧交替,先飞出的旧羽毛一般比较稀疏,而且颜色也比较淡,而新长出来的羽毛颜色深并且排列很整齐。
有些候鸟在迁徙之前会进行大量换羽,这种行为被称为“预脱羽”或“预缩羽”。这种特殊的换羽行为可以大大增加鸟类的机动能力,使其能够快速适应迁徙途中遇到的各种复杂地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进行换羽,比如家养禽鸟类在长期人类饲养的过程中已经退掉了羽翅,无法换羽。部分留鸟由于不进行长途迁徙,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换羽现象。 除了季节性换羽和预换羽之外,某些鸟类还会因生理变化、病理性损伤等原因造成破坏性换羽,或者为了繁殖后代而进行繁殖羽(也称饰羽)的形成与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