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翻肠老吐吃什么药?
犬泛细细胞性贫血,又称犬传染性贫血。本病是由犬出血性黄疸传染病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黄疸、白细胞减少和贫血(血红蛋白量下降)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被毛粗乱无光泽,贫血,食欲降低甚至废绝,呕吐腹泻,常呈昏睡状,眼结膜黄染、黄疸或白斑,皮肤苍白,尿色加深呈酱油色;血液稀薄、淡黄色,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多变形。由于血小板数量较少并发生凝聚,因而血液具有特殊的黏腻感。 患狗体温一般正常。本病病程一般为7~21天,个别患狗可长达3个月以上,死亡率高达80%以上。
病因及传染途径 本病的病原体为犬传染性肝炎病毒(CanineinfectiousHepatitisVirus,CIH)。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成员,对乙醚敏感,56℃加热30分钟能灭活,因此对一般消毒剂十分敏感。 CIH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狗的粪便及其血液中。当病狗出现临床症状时,病毒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大约为1周左右。病毒可通过消化道感染健康犬和其他动物。因此,本病的传播与病狗的粪便污染水源、食物和用具有密切关系,还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症状 通常发病1周后开始出现症状,幼龄犬较老龄犬更易得病。临床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急性型:多见于幼龄犬,病狗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渴欲增加但饮水后常呕吐。眼结膜黄染,有轻度的腹下和胸下部水肿,尿液颜色逐渐加深呈酱油色,严重时会变成红葡萄酒色。
约1天后出现明显的黄疸,继而眼睛变混浊,眼角膜增厚,病狗开始出现贫血症状并伴有出血现象,全身肌肉萎弱无力,常卧地不起。有的患狗会出现神经症状。
②慢性型:多见于老龄狗,症状相对较轻。多数表现为消瘦或轻度贫血,眼结膜轻度发黄,常有轻度呕吐,但大便通常不泻。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常伴有肝脏、肾脏的严重损害以及脾脏的大面积坏疽;慢性病例的脾脏常缩小且质地坚硬,胆囊肿大,胆汁稀薄。胸腔腹腔常有大量的淡黄色或白色渗出液。脑脊髓液中压力、成分均发生变化,并且白细胞数增多而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高。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急性传染性肝炎。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①病毒检测:可用琼脂扩散试验、免疫电泳等方法从血液中分离出病毒;也可采集粪便稀释后接种于鸡胚绒毛膜尿囊腔内,收获培养液后作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若阳性则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②细菌学检查:采集新鲜血清、胃内容物及血液等作细菌学检查,有助于排除细菌性疾病的干扰。
防治措施 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只能采取对症支持疗法,主要措施如下:
①补糖:可口服蔗糖水溶液,每天给予一次,每次5~10毫升/公斤体重。
②补盐:给予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或口服葡萄糖盐水粉配成的溶液,用量为2.5克/千克体重,每天服用两次。
③维生素:静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剂量为100毫克/千克体重。
④止痛:对于剧烈呕吐的病狗,可肌注阿托品注射液0.01~0.02毫升/千克体重,同时口服氯丙嗪片剂,每10千克体重服0.4毫克。
⑤止血:皮下注射维生素K3注射液,首次量为1毫克/千克体重,以后每6小时注射0.5毫克/千克体重。
⑥消炎退热: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和地塞米松混合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20毫升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克稀释,每千克体重静脉注射5~10毫升,每天1次。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避免犬群过多过密,保证犬舍通风干燥整洁,及时清除粪便和尿液并加以消毒处理。定期接种疫苗,可有效地防止本病的发生和传播;一旦患病应立即隔离治疗,病狗的粪便、垫草、食具都应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