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重复打了怎么办?

栾虹栾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之前,国内疫苗普遍采用接种第一针后间隔2-3周注射第二针的方法。然而,这种接种方式可能带来一些隐患:如果受种者第一针接种后,其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低,可能会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而如果免疫程序改为0、1、6个月注射3针,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述问题发生。 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紧急使用方案》中就指出,对于需要紧急接种的人群(例如特殊岗位人群)可以采取0、1、6个月的免疫程序。目前还有专家建议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接种剂次调整为三针。

此次南京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大家对于疫苗重复接种的担忧。而7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关于新冠疫苗两针和三针差别有专家最新解读。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华庆表示,不同类型的疫苗,它的原理不一样,有的是用灭活病毒做成疫苗注射到人体,让人体产生抵抗病毒的免疫力;有的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病毒的S蛋白结构片段导入到载体细胞中,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无论哪种疫苗,都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灭活疫苗是两次接种,第一次接种是为了让机体认识到病毒的存在,第二个接种是让机体进一步产生抗体。 第三针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已经得到了学界认可。有研究证明,接种完两剂新冠灭活疫苗后,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5%以上,而接种第三剂后这一数值上升到99.3%。 目前国外很多国家正在使用加强针来应对病毒的变种。例如以色列已经开放了第三代新冠疫苗的接种,即接种针对巴亚尔姆变体的疫苗。

而在我国,虽然暂时不使用其他厂家的疫苗加强针,但是使用了同一厂家的二剂次疫苗的接种者,在基础免疫后的第4个月到第12个月内打第三针,可促使受种者体内的抗体水平飙升至原来的6倍以上,而对于某些毒株的抗体水平更可以达到原始抗体的10多倍。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病毒发生了变异,疫苗同样有效。

马佳骏马佳骏优质答主

一般情况下,人体在接种疫苗后产生相应的抗体。如果抗体在保护期之内,再次注射疫苗,人体内的同种抗体处于饱和状态,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多余的抗体以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如果抗体在保护期之外,再次注射疫苗,相当于加强注射。人体对即将衰退的抗体进行补充,使抗体滴度升高,可以对疾病起到预防作用,少打一次抗体也会升高。

一般情况下,人体在接种疫苗后如果产生了抗体,抗体在保护期之内不需要重复注射疫苗。如果抗体滴度在保护期之外,可以根据需要重复注射疫苗加强免疫。如果抗体在保护期之内重复注射疫苗,一般不会发生不良后果。疫苗是用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等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经注射用于预防传染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