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三联防球虫吗?
三步走,防治球虫病:
第一步:检查
兔子是否感染球虫,可通过临床症状和粪便检查进行判定。球虫病是犬猫最常见的血液寄生虫病,由两种种类、三种类型的吸虫引起,它们在宿主体内生活不同阶段所需环境温度也不同,分室内型和室外型。
不同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大体相似。母体感染初期,主要表现为下痢、精神沉郁、厌食、消瘦、贫血、疲乏、被毛粗乱,逐渐消瘦、脱水,不能站立,最后萎靡、衰竭、麻痹、死亡。球仔不发病或发病轻微,呈无症状的带虫者。
第二步:驱虫
球虫病易与肠炎、消化不良混淆,所以要进行彻底检查才能下药。球虫病的治疗药物为乙胺嘧啶和氯苯苄啶,按每千克体重5 ̄10毫克的量灌服,每天1次,连用3天,或者每公斤体重按2%的剂量注射。严重病例可加大用药量。
第三步:预防
应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对兔群饲养设备和用具等定期进行严格的洗涤、消毒,并保持兔场环境干燥。兔群应做到全进全出,新引进的种兔在入舍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并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无新感染后再让其入场,种兔应定期进行驱虫,新引进的种兔要先预防1周。兔笼、场地等要经常打扫,保持整洁和干爽。兔笼底下垫料要勤换。
注意事项
一、兔群的种兔在配种期最好暂不进行驱虫。
二、驱虫时,最好将兔集中在较宽阔场地内进行,以免药物中毒。
三、驱虫后,粪便中仍有球虫存活,仍可构成对兔群危害,因此在球虫病发病严重的兔场,驱虫2周后还要进行一次再驱虫。
四、乙胺嘧啶和氯苄苯啶有一定的毒性,在兔的用量不当,剂量过大,可造成兔群中毒,使用时应注意。